首页  >  学习园地

一封书信传清风

发布时间:2021-05-09阅读:2321

——毛泽东写给毛岳乔回信背后的故事


  “不能搞特殊”是毛泽东家风最醒目的标签之一。不管是对待子女,还是亲戚朋友,都一视同仁,这种克己奉公、不图私利的作风被世人称颂。

  湘潭市雨湖区窑湾街道唐兴寺社区67岁的居民毛敏对此体会颇深,这源于毛泽东在1950年2月15日亲笔写给他的祖父毛岳乔的一封书信。

  5月7日,记者来到毛敏家中,了解这封书信背后的故事。

  毛敏的曾祖父名叫毛槐林,与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是同族兄弟。清朝光绪年间,在湘潭十八总经营“宽裕枯”粮行。

  1910年,17岁的毛泽东被父亲送到粮行当学徒。在店里,毛泽东遇见毛槐林的儿子毛岳乔,由于年龄相仿,两人一见如故。在粮行时,两人一起学习打点店里的生意,同吃同住。

  “听长辈们说,他们两人曾挤在粮行阁楼的同一张床上睡过。毛主席还亲切地称我祖父为‘二哥’。”毛敏说。

  然而,青年毛泽东“志不在商”,一有空便会爬上阁楼看书。湘潭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83年2月所编《湘潭文史资料》第一期刊载的文章《毛主席在湘潭市部分历史事实的回忆》中提到,“主席自来湘潭城里后,深感弃学就商前程黯淡,心情很不愉快。除每日稍事招待客商外,终日居在楼上读书习字。”

  毛槐林看到毛泽东刻苦好学,时常鼓励他好好学习功课,还劝说毛顺生将儿子送去读书,并表示如有困难,他愿意帮忙分担。在毛槐林的支持下,毛泽东投考了湘乡东山学校。

  1911年,毛泽东来到长沙读书后,与毛槐林、毛岳乔仍保持密切联系。一天,毛槐林收到毛泽东从长沙寄来的一封信,信中写到毛泽东身患阑尾炎,急需一笔钱到医院治疗。随即,毛岳乔带着手术费和一篮子鸡蛋,徒步走到长沙探望。

  毛敏介绍,解放后,毛岳乔共收到毛主席13封信,其中2封为亲笔信,11封为毛主席口授或委托工作人员办理的信件。

  1949年,毛泽东成为国家主席。毛岳乔曾向他寄去几封问候信,一直没见答复。1950年,靠卖蚊香维持生计的毛岳乔,在信中向毛泽东诉说家中生活困难,请求帮其介绍工作。

  不久后,毛岳乔收到毛泽东的亲笔回信:“岳乔兄:二月八日来信收到,以前的信则未收到。你的生计困难甚为系念,但我不便有所介绍,仍望在原地自己设法解决。此复,顺颂清吉。毛泽东二月十五日。”

  “毛主席虽然婉拒了我祖父的请求,但仍是一个念旧情的人。随同那封信,毛主席还从他的稿费和工资中拿出200元寄给我祖父。后来,我祖父去世那年,主席又寄来200元表示慰问。”毛敏说,毛泽东的大公无私和坦率,让我祖父对他更加敬佩。

  此后,毛岳乔靠摆小摊和喂猪自食其力,并一直训诫家人:“不搞特殊化,一切都要靠自己。”

  毛岳乔的大儿子毛信华只读了3年书,便辍学到粮店当学徒,后凭借聪明勤奋当上国家干部,小儿子和两个女儿均为普通工人和教师,毛敏也是工厂职工退休。

  谆谆教诲,大爱有言。毛敏表示,毛泽东是一位恪守原则而不失温情的国家领导人。这封家书珍贵之处,是因为出自毛主席之手,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。

来源:湖南日报